景泰藍掐絲琺瑯唐卡
無價・景泰藍
景泰藍一字源自法文Cloisonné,意即金屬胎嵌琺瑯彩,是一種古代工藝,在金屬表面銲接金屬細絲,盛滿琺瑯彩物料。此工藝起源於古代近東地區,通常用於珠寶首飾及精緻小擺件,於十四世紀 (元朝) 傳至中國,當時多用於裝飾大型器物如碗盤及花瓶等。景泰藍工藝自此植根中國,藝術風尚歷久不衰,2006年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奠定崇高地位。
傳統景泰藍工匠會將銀絲、金絲或扁銅絲掐成設計圖紋,銲接在銅胎上,形成堅實雅致的間隔,再填上天藍、寶藍、深藍、白、葡萄紫諸般亮麗無匹的琺瑯釉,經窯燒定型,便成為舉世無雙的藝術精品。
傳統・西藏唐卡
唐卡是西藏藝術的巔峰,通常以棉織品或絲絹作畫布,以泥中礦物作顏料,是藏傳佛教修法觀想用的物事。唐卡題材廣泛,有描繪佛陀開示時的場景,有描繪眾聖集會或大德事蹟,有描繪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曼陀羅圖象。修行者通過唐卡進行修法觀想,連結諸佛菩薩教授的善知識,積德修善,福慧增長。
現代・景泰藍掐絲琺瑯
中國現代景泰藍工藝以簡馭繁,將古傳手作結合現代化物料,演變出簡易工藝,主要用於製作平面圖案,先以鍍金或鍍銀的銅或鋁線掐製出各式創意圖框,再在圖框內填滿色彩斑斕的琺瑯釉與膠水混合溶液,將曲線延展的圖框無縫連接,不留痕跡,成就永遠鮮明潤澤的藝術形象。
次成諾布・景泰藍掐絲唐卡
次成諾布大師的藝術別樹一幟,皆因他巧妙地糅合了漢藏兩族的文化藝術特色,通過關鍵四大工序,將中國景泰藍掐絲工藝與西藏唐卡藝術定格在同一時空。
四大工序依次為:
一, 在鋁板上描樣;
二, 按描樣接合鍍金鋁線;
三, 在鋁線圖框內塗上琺瑯釉;
四, 再以毛筆將傳統西藏唐卡天然礦物顏料描繪到作品上。
作品完成後,將鍍金絲線的閃爍璀璨、景泰藍的濃彩厚抹,和天然顏料的質樸共冶一爐,造工獨特,細緻呈現諸佛法相莊嚴,光環耀人眼目,栩栩如生。
我希望有一天,透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與傳承,景泰藍掐絲琺瑯唐卡這張美術能成為藏族文化一部分,成為藏族一代一代與漢文化互動,保留了彼此美好之處,彼此相益增長,讓其中承襲的祈願祝福不斷延續下去。
次成諾布
客戶回饋
廖芸禧 - 香港
含蓄的笑容,有點靦腆,眉宇間流露着不群氣質,眼神略帶憂鬱,但態度溫和,斯文有禮。後來才知道他是唐卡畫家大師,心裏更明白:是藝術家的本質!我發覺他的景泰藍掐絲唐卡作品特別莊嚴矜貴,金壁輝煌但從不落俗套,有王者風範。
在他的畫室裏,我們瀏覽了他多款的佛、菩薩諸天像的唐卡,筆法淋漓盡致,細膩精緻。鮮艷光亮的色澤,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與植物顏料,有3D凸感很強!繪製唐卡前有複雜的儀式,無論構圖起稿、勾綫定型、鋪金描銀,都需要冗長的鍛鍊與琢磨。唐卡畫師最高技巧的考驗,莫過於勾劃出佛、菩薩諸天像的眼神丶面形丶輪廓身材比例,以及背景的無縫配合。
每一工序過程要一絲不苟,差一點也不行,且歷時很長。單是一幅中型唐卡,往往也需時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正是這樣,畫師需心神專注,氣定神閒,呼吸純熟運用,心不旁騖,才能進入化境。而相對地,唐卡畫師的作品才會爆發出一種華麗璀璨、震撼人心的能量與魅力
PAUL HUME - 英國
Art like this expands our awareness of Ishvara leading us on a spiritual journey through colour, form and line. But it also, through the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dynamic figurative composition, leads us to consider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condition with all its doubts, fears, avance, ambitions, hatreds and love, the desire to live, 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triumph of hope and the light of truth. Your achievement as an artist is immense. Fabulous.
尹文正 - 中國
一絲一扣,行雲流水般的綫條,塑成座座佛像明艷的色彩,講述著藏地千百年來的傳說,弘揚藏地文化,傳承唐卡藝術。